欢迎来到中天皓润(北京)投资管理有限公司
联系我们
收藏本站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最新热点

成都探索碳汇能力提升新径 “Z世代”为公园城市献力

25日,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内,当天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交易信息正在超大屏幕上实时滚动。作为交易所内最年轻的碳交易员,今年24岁的冯潞溪神情专注,认真地为企业办理碳排放权交易账户。

“我是一名碳交易员,每天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碳排放权交易账户开立等工作。随着‘3060’目标愿景的提出,目前碳市场衍生出了碳交易员、碳核查员、碳管理师等岗位。”谈及自己的工作,身穿黑色套装,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冯潞溪露出笑容。“朋友都觉得我的工作很‘洋气’。”

2021年7月,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,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通俗来讲,碳交易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在交易所买卖,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量单位。

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正是中国9家环境交易所之一。该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表示,随着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收官以后,企业更加意识到碳排放权的价值,从而愈发关注该市场,未来的碳交易市场会更加活跃、成熟。

碳交易繁荣的背后,凸显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。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,成都正全面探索碳汇能力提升新路径。在此进程中,也涌现出众多像冯潞溪一样的“Z世代”,活力蓬勃地为城市低碳发展贡献青年力量。

居住在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成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来自山东的“95后”蓉漂施斌伟在一家绿色回收科技公司就职,作为环保行业从业者,他笑着用“处处可见绿”来形容自己的日常生活。“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坐公交通勤,都可以看到大片的绿色。环境好了,我工作动力也更强,明年我爸妈也计划到成都定居。”

施斌伟道出了成都市民的心声。实际上,随着成都“青山绿道蓝网”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成型,生态碳汇能力也逐步提升,在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,也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贡献了力量。

截至去年年底,成都森林覆盖率达40.2%,生态系统碳汇超200万吨;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、锦城公园、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建设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.1平方米;累计建成天府绿道4408公里,超过2100条的社区绿道,启动实施林盘生态管护与修复204个。“推窗见绿”正成为“安逸成都”的又一美丽名片。

城市碳汇能力的提升,非一日之功,更非一人之力。在成都,通过绿色生活方式的激励和普及,全民低碳正成为时尚之都的全新风尚。点开“碳惠天府”小程序,今年25岁的成都青年李穗苗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4位数积分。“我在绿色商城兑换了好多奖励,现在又在攒积分。”她笑道。

选择公共交通出行、驾驶新能源车、到经认证的餐厅超市消费……在成都,这些“举手之劳”的绿色低碳行为都可以收获低碳积分。据了解,“碳惠天府”绿色公益平台是中国首创的“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、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”双路径碳普惠成功案例,随着越来越多市民的加入,滴水之力,也可涌泉。

“与其说是我为成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,不如说是成都的绿色低碳实践改变了我和家人的生活的习惯。”如今“碳惠天府”积分是李穗苗和朋友天天“比拼”的项目,公共交通出行,围着社区绿道骑行、跑步,已经成为她的日常。“作为公园城市的青年居民想说,这样的生活真巴适!”李穗苗笑道。

(整理:来源网络)